2017上半年京津冀PM2.5和PM10浓度不降反升 环保部回
【中新网报道】环境保护部宣传教育司巡视员刘友宾今日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回顾上半年,我国空气质量呈现出显著的改善趋势,尽管在1月和2月遭遇了一些重污染过程,但这并未阻挡我国空气质量整体向好的步伐。
刘友滨介绍,除了1月和2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其他月份的优良天数比例维持在70%以上,其中三个月更是达到了80%以上。令人鼓舞的是,PM2.5浓度除了1月和2月外,最高值一直在50微克/立方米以下,且呈现出逐月下降的趋势。
在环保部今日的新闻发布会上,针对京津冀区域上半年PM2.5和PM10浓度不降反升的现象,刘友宾给出了详细的解释。他提到,今年1月和2月,由于全球变暖趋势下的不利气象条件、工业污染排放、机动车排放以及冬季散煤燃烧的影响,发生了多次重污染过程,这些过程对上半年的空气质量产生了影响。
自3月份以来,全国空气质量总体呈现不断改善的趋势。以首都北京为例,1月和2月的重污染过程对上半年的PM2.5浓度贡献率高达30%。但从3月到6月,PM2.5浓度连续四个月实现历史同期最低,平均浓度同比下降25%,显著缩小了反弹幅度。昨天,北京市发布的空气质量数据显示,2017年7月,PM2.5浓度为52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4.6%,再次实现历史同期最低。
环保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别涛也在发布会上介绍了中国环境保护政策法规的建设情况,并回答了现场记者的提问。发布会的气氛热烈而有序,展现了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决心和成果。
尽管上半年我国在某些月份遭遇了空气质量的挑战,但整体而言,空气质量正在逐步改善。这离不开国家环保政策的推动和全民环保意识的提高。我们期待在未来,我国空气质量能持续改善,给人民带来更多的蓝天白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