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等地环保督查:18家企业存在涉气环境问题
中新德国网报道,环保部近日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展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今日通报的检查情况显示,8月16日,六个督查组共对84家企业进行了检查,发现其中18家存在涉气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企业涉及多种情况,包括涉气“散乱污”问题的5家,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6家,治污设施运行不正常的1家,以及挥发性有机物治理问题的6家。
随着督查的深入,河北省和河南省的部分地区存在的问题逐渐浮出水面。督查组在河北省的七个县市区下沉核实发现,部分地区的燃煤锅炉整治和燃煤散烧治理存在排查整改不彻底、虚报完成情况以及进展缓慢等问题。特别是一些地方在清洁能源改造任务上显得尤为滞后。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高新区),尽管当地应在今年10月底前完成超过7万户的“气代煤”改造任务,但目前仅完成了不到一成的工作。井陉矿区虽然已开始着手改造任务,但进度仍然缓慢。藁城区(循环化工园区)的任务完成度同样不容乐观。督查组还发现了唐山市唐厦彩印包装有限公司存在燃煤锅炉未拆除以及生物质锅炉未安装污染治理设施的问题。
与此河南省新乡市的督查组也发现了燃煤散烧的问题。随机抽查中,发现新乡县有十家餐馆仍在使用燃煤设备设施,其中六家甚至未被列入当地的散煤治理任务名单。这不仅加剧了大气污染的压力,也显示出一些地区在环保政策执行上的短板。
这次督查的结果再次强调了大气污染防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只有通过严格的监管和强有力的执行,才能确保环保政策落到实处,真正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对于涉事企业和地区来说,此次督查更像是一次警钟,提醒他们必须立即采取行动,解决存在的环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