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境修复

环评如何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生态环境部详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8-12点击:

标题:生态环境部详解环评工作:守住绿水青山的第一道防线

在新时代背景下,随着国家重大工程的不断推进,环境影响评价(简称环评)作为守住生态环境底线的第一道防线,其重要性日益凸显。生态环境部近日就环评相关热点问题召开新闻发布会,深入了环评如何有效保障重大工程顺利开展的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

一、加快重大项目环评审批

据生态环境部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国共审批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超过8.4万亿元,同比大幅上升。生态环境部不仅审批了数十个重大项目的环评文件,还指导地方落实好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对部分环境影响因子单一、环境治理措施成熟、环境风险可控的行业,以中小微企业为主体的项目,严格落实简政放权举措。

二、对环评弄虚作假“零容忍”

在服务重大项目过程中,生态环境部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依法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对于涉及生态环境敏感区的重大项目,采取无害化穿越等方式,强化生态保护和修复。对于涉及居民区的交通项目,强化对噪声污染的防治。对环评文件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等个别情况,生态环境部门始终保持“零容忍”态度,坚决打击,依法查办典型案件。

三、严格涉新污染物建设项目准入管理

针对新污染物治理等新要求,生态环境部强调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部分已出台排放标准的新污染物已纳入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对不符合禁止生产或限制使用化学物质管理要求的建设项目,如涉及持久性有机物生产的建设项目,将依法不予审批环评。对已纳入排放标准的新污染物进行严格管控。

生态环境部将继续深化产业园区等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改革试点,进一步优化和简化管理,做好面向基层的指导帮扶,同步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通过一系列措施,确保环评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生态环境部通过深化环评改革、加强监管、严格准入等一系列措施,坚决守住生态环境底线。在新时代背景下,我们将继续依托环评这道防线,保护好我们的绿水青山,实现可持续发展。这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共同推进。二噁英作为一种污染物,已经被纳入了我国十五大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管控之列。对于这些行业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进行环评工作时,我们必须对二噁英的产生过程进行深入剖析,从源头控制其产生,直至确保其达到排放标准。这不仅是对企业责任的体现,更是对周边环境及居民健康的负责。

对于二噁英在周边环境的现状,我们需要进行全面的调查与评估。项目建成后,对其对周边环境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空气质量、土壤状况、水资源等,都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和预测。我们还要对相关环境风险进行评估,为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提前做好预警与应对措施。

为了确保二噁英的排放满足相关标准,我们必须提出切实可靠的污染防治措施。这些措施不仅要能有效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还要具备可操作性,确保企业能够执行到位。

刘志全表示,生态环境部正积极推进新污染物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研究工作。我们会努力做好与新污染物技术标准、调查监测方法规范等方面的衔接,确保我们的环评工作更加科学、精准。我们还会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严格把控涉及新污染物的建设项目环境准入门槛,确保从源头上防止环境污染。

我们深知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性,因此我们会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提高评价水平,切实发挥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源头防控中的作用,为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