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境修复

中国污染到底有多重:污水总量超环境容量三倍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8-10点击:

自二十一世纪伊始,中国在全球经济的舞台上展现出了惊人的崛起态势。先是于2010年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继而2013年,又雄踞世界货物贸易之巅。伴随着这一辉煌成就的,还有一系列不容忽视的环境挑战。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最新数据,截至2011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达到惊人的80亿吨,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四分之一强,这一数字较美国的碳排放量高出约50%。这一巨大的碳排放量,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

尤其是近年来,中国各地的雾霾频发,成为备受瞩目的国际焦点。雾霾笼罩之下,PM2.5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隐形杀手。国际低碳经济研究所联席所长薛进军更是直言不讳地表示,雾霾引发的环境事件正在对中国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

除了雾霾之外,中国的土壤和水污染问题同样严峻。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均居世界首位,远超过其自身的环境容量极限。从能源消费来看,中国消费了约占世界21%的能源,但排放的污染物却远超过其环境承载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院长孟伟透露,中国的污水排放总量远超环境容量。全国有2.8亿居民使用不安全饮用水,近六成地下水质较差或极差。这些环境问题的大规模出现,使得民众最关注的社会问题逐渐转向健康危害、食品安全、污染防治等。

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上尚处于低端,这决定了其经济模式以高污染高碳为主。与先进国家在环境技术进步和环境产品开发方面的差距更是达到了20至30年。要实现环境的根本治理,不仅仅是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更需要加快环境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薛进军认为,要彻底治理雾霾、重现蓝天白云,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模式和技术水平来看,至少需要20至30年的时间。即使采取最严厉的措施和最先进的技术,实现经济结构转型并奇迹般地改善环境,也需要15至20年的努力。这一过程中,每一个中国人都是参与者,都需要共同努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面对这些严峻的环境挑战,我们不能再视而不见。从个人到,从国内到国际,都需要共同努力,为地球的未来、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环境。这不仅仅是中国面临的挑战,也是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中国碳排放的三重影响:生产、消费与国际贸易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碳排放国,在全球碳减排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最近的研究数据却揭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现象:近三成的中国碳排放实际上是由其他国家消费引起的。对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专家们进行了深入研究。

赵忠秀教授指出,传统的碳排放核算体系主要关注生产排放,但这已不足以全面反映现代经济中碳排放的真实情况。随着全球化的深入,生产与消费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消费碳排放核算体系的建立变得日益重要。

根据最新研究数据,《中国低碳经济发展报告2014》显示,中国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制造业产值和出口额在全球占比较大,但碳排放的源头并不完全在中国。报告强调,不能简单地将中国的高碳状况完全归咎于自身。

赵忠秀教授及其团队应用世界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各行业的出口隐含碳进行了深入研究。结果显示,出口总量的增长是贸易隐含碳增加的主要因素,而出口结构的调整和效率提升的作用则相对有限。

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全球消费碳排放中有20%是由国际贸易所隐含的碳排放。这些贸易隐含碳主要源于中国和BRIIAT(包括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等其他重要国家组),但最终由北美和欧元区消费所驱动。换句话说,北美等发达地区的消费碳排放相当于中国或BRIIAT多人的碳排放。

面对如此复杂的碳排放情况,中国的“碳”路应该如何走?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的专家表示,“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是未来的必由之路。他们建议将可持续消费纳入国家发展计划和法律法规中,制定国家可持续消费路线图与《可持续消费行动计划》以辅助实施。

国合会的“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课题组已经绘制了中国可持续消费路线图,分为三个阶段推进。第一阶段(至2015年)将重点在住房、交通、食品和服装等领域实施可持续消费,同时发掘其在能源节约和气候保护方面的潜能。

中国的碳排放问题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生产、消费和国际贸易的多个方面。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挑战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分配碳排放责任,促进全球性的减排。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第二阶段(自2015年至2020年,巩固期):在这一时期,我们致力于改善并扩大法律政策框架,积极在新崛起的中产阶层中推广可持续消费模式。我们深知,推广策略不能一刀切,因此我们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为各利益相关方量身定制并调整一系列计划。到了2020年,我们预见中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将为政策干预的实施提供广泛的支持,并积极参与其中,共同推动可持续消费的发展。这一阶段的努力将为我们进入下一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三阶段(自2020年以后,持续提高期):这一阶段,我们将致力于在整个社会范围内提升可持续消费的能力和水平。我们的目标是使可持续消费在住房、出行、食品和服装等领域的影响力最大化。通过努力,我们预期人均消费的影响将有所下降,城乡之间在收入与消费水平上的差距也将逐步缩小。在这一阶段结束时,我们期望中国的可持续消费战略能与全球领先地区——如欧盟、日本和巴西——看齐,引领全球走向一个全面实施的可持续消费和生产体系。

为了实现这些宏大的目标,课题组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我们需要建立可持续消费与绿色发展部际之间的协调合作机制,确保各部门之间的顺畅沟通与合作。开展可持续消费地方试点项目,以实践为基础推动改革。建立并应用一套完整的可持续消费指标体系,以量化并评估我们的进展。充分利用私营部门的力量——尤其是零售商和金融机构——引导并激励各类企业都将可持续消费纳入其行为准则。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坚信能够推动中国乃至全球的可持续消费事业迈向新的台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