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如何从零开始搭建Express+Vue开发环境
本文将为你详细介绍如何从零开始搭建一个基于Express和Vue的开发环境。在长沙网络推广的实践中,这种环境配置被证明是非常实用和高效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准备工作
我们需要为前端选择合适的预处理资源和资源管理工具。为了解决JavaScript的模块问题,我们将采用Webpack作为预处理工具,它不仅能够解决模块问题,还支持代码热替换,让我们在修改代码后能够立即在浏览器中看到效果。对于CSS,我们将使用预处理工具如Sass或Less,Webpack能够很好地管理这些代码,将其翻译并合并成CSS代码。
对于后端,我们不需要前端那样的资源管理工具,但需要使用模块管理方案(如CommonJS或ES6的import)。为了将ES6转译成ES5,我们将采用Babel。在开发场景中,我们更倾向于使用Babel register实现代码运行时动态翻译,因此我们将选择这种方式。
接下来,我们需要为整个项目选择合适的流程控制工具。虽然gulp是目前最流行的解决方案,但在我们的开发环境中,我们只需要nodemon这个工具来监听代码变动并适时重启server。
正式开始搭建
我们可以利用Express脚手架快速搭建应用。通过执行命令安装Express生成器,然后生成代码。生成后的文件结构将包含app.js、bin、package.json等文件,以及public、routes和views等目录。
为了结合前端代码,我们需要对文件结构进行一些调整。我们计划将自动生成的后端代码放在/src/server/路径下,并在该路径下创建新的client文件夹来存放前端代码。这样,我们的项目结构将更加清晰,便于管理和维护。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还需要考虑如何结合Vue.js来管理前端代码。Vue.js是一种流行的JavaScript框架,用于构建用户界面。我们可以通过Webpack来管理和构建Vue.js代码,将其与后端代码进行集成。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包括使用Vue CLI来初始化Vue项目、配置Webpack来打包Vue代码、使用Vue Router进行路由管理等。
搭建一个基于Express和Vue的开发环境需要综合考虑前端和后端的工具选择、文件结构的设计以及流程控制等因素。通过合理的配置和规划,我们可以提高开发效率、提升代码质量,并使得整个开发过程更加流畅和便捷。希望本文能够对你有所帮助,如果你还有其他问题,欢迎随时向我提问。接下来,我们将进行一系列的调整与更新,以确保项目的结构更加清晰、合理。
由于我们决定在前端采用 Vue 框架,并由 Vue-Router 管理大部分路由,后端则使用 Express 仅保留少量 RESTful API 路由,复杂的后端路由设置不再必要。我们可以将原本的 routes 文件夹下的内容进行整合,简化为一个 routers.js 文件。这样,项目的结构将变得更加简洁明了。
接下来,我们需要为项目配置 Babel register,以确保 ES6 代码的兼容性。为此,我们需要在项目的根目录下新增两个文件:.babelrc 和 index.js。
.babelrc 文件的内容如下:
```json
{
"presets": ["es2015"]
}
```
这个文件是 Babel 6.0 及以上版本所必需的,它告诉 Babel 使用 es2015 预设来转译代码。
然后,我们创建 index.js 文件,并写入以下内容:
```javascript
require('babel-register')
require('./src/server')
```
这两行代码完成了 Babel 的注册。Babel register 会爬取所有通过 require 或 import 方式依赖的模块,并将它们转译成 ES5 代码,以确保在各类环境中都能顺利运行。
在自动生成的代码中,有一个文件作为 Express 应用的入口文件。为了与上面配置的 Babel register 匹配,我们将该文件从原来的位置移动到 server 路径下,并改名为 index.js。这样做的原因是,Babel register 在默认配置下会寻找 ./src/server/index.js 文件来执行。如果你希望使用不同的文件名,只需在 Babel register 的配置文件中进行相应的更改即可。
至此,后端的准备工作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让我们转向前端的工作。
2. 利用 Vue 脚手架快速搭建应用
强烈推荐使用 Vue 自带的脚手架工具,它能在极短的时间内生成基本的 Vue 应用代码,极大地提高了开发效率。虽然该工具生成的后端代码基于 Express,但后端部分的代码结构相对简单,不太适合后续的开发。建议将 Vue 生成的代码放置在一个独立的文件夹中,然后根据需要将其移动到之前使用 Express 生成代码的文件夹内。
安装 template 工具的命令如下:
```shell
npm install -g vue-cli
```
启动Vue项目,构建代码结构
通过执行命令 `vue init webpack
项目目录被划分为几个关键部分:
build目录:这里存放着构建相关的脚本和配置文件。包括开发服务器脚本、单元测试配置以及Webpack的配置文件。其中,Webpack的配置文件分为基础版、开发版和生产版,为不同的环境提供定制化的配置。
src目录:这是我们的源代码目录,包含主入口文件、主应用组件、UI组件和资产文件。我们将src目录移动到了之前用Express创建的/src/client/,并将主入口文件改名为index.js。
静态资源目录:存放静态资源,这些资源将直接被复制到输出目录。
输出目录:这是构建完成后的文件存放地,准备部署。
测试目录:包含单元测试的入口文件和测试文件。
除了上述目录,项目还包含了一些配置文件,如.babelrc和.eslintrc.js。其中,.babelrc文件用于配置Babel转码器,内容与我们之前创建的基本一致,可以忽略。而.eslintrc.js文件是用于配合eslint检查代码是否符合规范,可以根据需要定制规则。
配置Webpack
接下来,我们要配置Webpack,让它为我们的前端代码提供打包服务。我们计划让Webpack将前端文件打包成一个build.js文件,供Express的jade模板使用。我们需要设置好Webpack的路径部分。在Webpack的配置文件中,我们需要设置入口文件路径、输出路径、公共路径和输出文件名。入口文件路径指向我们刚刚移动到的src/client/index.js文件,输出路径则指向Express的public/javascripts/目录。我们设置公共路径为/javascripts/,并指定输出文件名为build.js。
关于如何启动Webpack,你可以选择单独运行或者作为Express的中间件来提供代理。我们选择后者,因为它更为便捷,Webpack打包好的代码不会生成在磁盘上,而是保留在内存里。这样,我们的项目就能流畅地运行并随时准备迎接新的挑战了!在开发环境中,将Webpack作为Express中间件部署是理想的选择。这要求我们对服务器代码进行细微的调整,以集成Webpack的便利功能。以下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详解。
你需要在你的Express应用的入口文件`/src/server/index.js`中添加一些代码来引入Webpack及其相关中间件。这样,每次启动Express服务器时,Webpack中间件都能自动启动,处理对配置的输出公共路径的请求,并且能够在侦测到的文件变动时通知前端进行更新。
引入Webpack及其相关模块的代码大致如下:
```javascript
import webpack from 'webpack';
import webpackDevMiddleware from 'webpack-dev-middleware';
import webpackHotMiddleware from 'webpack-hot-middleware';
import config from '../../webpack.config'; // 假设你的webpack配置文件路径是这样
const piler = webpack(config); // 使用webpack配置创建编译器实例
// 使用webpack-dev-middleware和webpackHotMiddleware作为Express中间件
app.use(webpackDevMiddleware(piler, {
publicPath: config.output.publicPath, // 设置公共路径与webpack配置一致
stats: { colors: true }, // 让控制台输出彩色日志,便于调试
}));
app.use(webpackHotMiddleware(piler)); // 添加热重载支持
```
接下来是配置Nodemon的部分。Nodemon是一个用于开发时的工具,可以自动重启服务器代码当文件发生变化。为了优化开发体验,我们需要配置Nodemon只监视特定的文件或目录。在项目根目录下创建`nodemon.json`文件,并添加如下配置:
```json
{
"verbose": true, // 打印详细的日志信息
"ignore": ["src/server/public/"], // 忽略前端静态资源目录的变化(实际上对于这个设置可以省略)
"events": { // 设置重启时的通知提醒(仅作为演示用途)
"restart": "osascript -e 'display notification \"App restarted due to:'$FILENAME'\" with title \"nodemon\""'
},
"watch": ["src/server/"], // 指定Nodemon监视的目录(这里仅监视后端代码)
"env": { "NODE_ENV": "development" }, // 设置环境变量为开发模式(用于区分生产环境配置)
"ext": "js jade" // 指定需要监视的文件类型,包括js和jade模板文件(因为Express使用jade模板)
}
```
最后一步是在`package.json`文件的scripts字段中增加一个命令来启动Nodemon和整个应用。通过简单的运行npm run dev命令就能启动服务器进行开发。添加如下脚本命令:
```json
{
...
"scripts": {
"dev": "nodemon index.js" // 使用nodemon启动服务器代码进行开发环境调试
},
...
}
```这样配置完成后,你就可以通过运行一个简单的命令来启动你的开发环境了,其中包括自动重启服务器代码和前端代码的实时编译更新。对于开发者来说,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开发效率和便捷性。完整的代码已经上传至代码仓库,点击访问链接可以查看和下载完整的项目代码示例。希望这些内容对大家的学习和开发有所帮助,也请大家多多支持狼蚁SEO的分享和学习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