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大脑巨大的原因或是因为环境所致
人类的大脑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其体积之大令人惊叹。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人类大脑发展得如此巨大呢?科学家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探索。
据最新的国外媒体报道,一项创新的研究揭示,人类大脑的增大主要是应对生态环境中的严峻挑战,而非社会挑战。我们的祖先在面对觅食、生活等生态挑战时,这些挑战有力地激发了他们的思考能力。科学家们认为,这一发现可能为解开人类数十年来关于智力和社会关系起源的谜团提供线索。
相较于我们的祖先——生活在300万年前的南方古猿,人类大脑的白质体积扩大了三倍。对于这一变化背后的原因,科学家们一直存在着争议,争论的因素包括社会、生态以及食物等各个方面。
其中,“生态-智力”假说认为这一变化与环境挑战有关。当人类祖先面临生活环境中的种种挑战时,他们的大脑和体型逐渐演化,以适应这些变化。这一过程需要密切的合作,同时也会引发一定的冲突。而与此不同的“社会-智力”假说则认为这一变化与同类间的竞争与合作有关。还有“昂贵器官假说”,该假说认为食肉虽然使人类失去了部分肠道功能,但却促进了大脑的更好发育。
在此次新研究中,苏格兰圣安德鲁斯大学的研究人员运用数学软件模拟了大脑数百万年来的进化过程。模拟计算了大脑发育和养护所需的能耗,以及大脑解决环境和社会问题的能力。研究指出,在面对艰难环境时,人类的脑容量逐渐扩大,使得我们在年轻时就能不断提升技能。这种持续性的技能改进过程或许也有文化的参与,人们可以从前辈那里学习经验,而不必事事从头开始。
研究的主要作者、圣安德鲁斯大学生物学院的毛里奇奥·贡萨雷斯·佛雷罗博士表示,这一发现非常有趣且引人深思。它表明复杂的社会关系更像是大脑容量增加的结果,而非原因。计算机模拟结果显示合作和竞争并不会使大脑体积增加,反而有时会减小大脑体积。因为有了合作之后,人们可以依赖其他人来动脑,自己则通过较小的大脑节省能量。进化生物学家通常认为人类进化的方式与其他地球生物相似,但人脑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体积之大远远超出了相同体型的哺乳动物应有的大脑大小。贡萨雷斯·佛雷罗博士指出,模型显示种内竞争对人脑体积的增长并没有太大的影响。我们的模型揭示出人类大脑体积的增长主要是由生态挑战推动的,文化因素在其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一发现为我们理解人类大脑的进化历程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