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世界之最科技(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
南都报道,记者王凡于北京报道:
值此世界环境日之际,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在京隆重发布了备受瞩目的2022年度中国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长江生态保护、噪声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以及赤潮治理等成果纷纷入选,充分展示了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科研成果的卓越价值。
中国科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张桂华在发布会上表示,这十大进展不仅揭示了我国生态环境领域的最新科研成果,更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绿色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每一项进展都承载着科研人员的辛勤汗水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长江生态保护作为重大课题,其进展引人瞩目。“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技术与管理体系及应用研究”项目,系统诊断并揭示了长江流域水生态环境的问题所在,提出了一系列治理方案和对策。这一成果在长江58个城市等重点区域和流域的应用,无疑为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助力长江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
对于噪声污染治理,我国现代噪声治理体系构建与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单位组成的技术团队全面系统地研究了新形势下我国噪声治理的总体思路和方法,为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制度、标准体系、政策措施等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对于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噪声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应对全球性海洋生态灾害——赤潮方面,“改性粘土治理赤潮方法与技术”的成功应用,解决了长期以来赤潮治理存在的难题。在我国近海的大规模应用,不仅保障了水域安全,还产生了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其他入选的成果同样表现优异,包括湖泊氮磷截留效应及其内循环影响机制研究、大气气溶胶光学组分定量遥感及其环境气候效应等。这些成果都是由两院院士、联合体成员单位、高校和科研院所推荐,经过15位院士组成的评委会评议投票产生。值得一提的是,自2019年度遴选以来,已连续四年开展相关活动,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
中国科协生态环境产学联合体是在中国科协指导下,由多个全国学会、知名企业和学术研究机构共同发起成立的协同创新组织。其旨在推动生态环境领域的科技创新和科学发展,提高公众环保意识。此次发布的十大科技进展,无疑为联合体的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让我们共同期待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问世,为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