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旅发委:对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全面自查整改
在甘肃的祁连山腹地,一场关乎生态环境保护与旅游项目整改的行动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省委、省对祁连山环保问题的整改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甘肃省旅游发展改革委员会(以下简称省旅发委)作为此次行动的重要参与者,深感责任重大。
深刻认识到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后,省旅发委认真汲取教训,切实提高了政治站位。他们配合省直有关部门以及有关市委市,对位于祁连山保护区内的旅游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复核排查评估。
特别是在山丹军马场所在的张掖市,旅游项目数量众多,部分项目存在违规进入的问题。省旅发委对此高度重视,通过调查摸底,发现了武威市的14项和张掖市的11项旅游项目。这些项目在祁连山保护区界址明晰和范围调整过程中逐渐进入,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省旅发委在今年2月9日制定下发了《关于做好祁连山保护区旅游项目生态保护工作实施方案》。该方案明确了工作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工作措施和工作要求。不仅如此,省旅发委还配合相关市对旅游项目进行清理整顿,并多次赴张掖、武威、金昌等地进行督查。
目前,清理出的25个旅游项目已全部启动整改措施。其中涉及核心区和缓冲区的5个项目已经完成整改并恢复了生态。实验区的20个项目中,已有9个完成整改。对于仍在整改中的11个项目,已经停工并停业,相关手续正在补办中。项目所在市县已经下发了《责令补办手续告知书》,拆除了临时设施,并进行了植被恢复。
此次整改行动不仅仅是对现有问题的应对,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深思熟虑。省旅发委以此为契机,举一反三,在全省旅游系统开展自然保护区旅游项目生态环境保护“明查暗访督查年”活动。下一步,省旅发委将全力推进旅游项目的环保问题标本兼治,努力构建自然保护区旅游项目生态问题的长效监督机制。
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甘肃省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和决心,也展示了省旅发委在推动旅游业与生态环境保护和谐共生方面的努力和担当。希望通过这样的整改行动,能让祁连山的生态环境得到更好的保护,为未来的旅游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