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机床功能部件呼吁公平竞争环境
众所周知,高档数控机床等重大工程和国防军工的核心装备,其国产化率代表着国家的综合实力。观察全球装备制造业的发展趋势,我们发现德国和日本等国家成为数控机床强国的原因不仅在于他们拥有坚实的基础和世界品牌的功能部件配套体系,还在于本国给予的有力支持。这些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法规来推动和保护装备制造业,甚至将高档数控机床及核心功能部件视为重要产业进行保护。
我国数控机床的功能部件虽然逐渐受到重视,地位也从“小件”、“配套件”提升为“关键岗位”,但在“重主机、轻配套”,“重洋轻土”的大环境下,其成长历程仍然充满挑战。中国工程院士李培根曾指出,长期以来我们对功能部件的关注度不够,如果我们不能在功能部件上取得突破,仅仅依赖购买国外功能部件,我们的机床产业将缺乏竞争力。
中国机床工具协会吴柏林总干事长强调,如果我们过度依赖进口软件与功能部件,我们的国防安全和产业安全将面临严重威胁。尽管我们已经能够生产某些高档功能部件,但某些国内用户并不认可。为了实现功能部件的自主化和产业化,我们需要政策的扶持、用户的关爱与支持以及国内市场的拉动力。
我国滚动功能部件产业是土生土长的民族工业,拥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尽管行业规模相对较小,但有一批在精密制造领域具有优势的企业。这些企业在生产规模、硬件设施等方面与国外同行不相上下,甚至在精密螺纹制造与检测技术、大型重载超长产品方面拥有较强优势。为了改变国内市场对进口关键功能部件的过度依赖,我们需要解决高端功能部件产品的商品化问题,提高其在用户中的“认知度”和“信任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建议企业同用户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研发、试验、试用、改进并完善产品,最终实现主辅双赢。协会应深入调研,协助主管部门制定关键功能部件的采购目录,并鼓励采用国产数控系统和关键功能部件。对于国内能生产国外同规格、同精度的同质产品,应取消对进口关税的优惠。
我们还应该清醒地认识到,西方国家的起步早、科技发达、实力雄厚,在产品性能和可靠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但是盲目崇拜进口产品并不明智。我们应该客观地看待问题,认识到进口功能部件也存在精度、功能、可靠性和服务方面的问题。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推动国产功能部件的发展,提高我国数控机床的国产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