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良好环境 工业机器人领域有望获重点扶持
中国工业机器人高峰论坛热烈召开,工信部装备司副司长王卫明在上海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繁荣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随着示范性的推广,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经从起步阶段迈入全面运用阶段,工信部将工业机器人视为重点支持领域。
王卫明透露,工信部正在与财政部紧密协调,针对机器人领域的核心关键部件如驱动器、电机、减速器,计划出台支持政策。这不仅体现了对机器人技术的高度重视,也为该领域的研发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数据显示,“十一五”期间,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年增长达到了惊人的30%,累计安装量超过5万台。自2010年起,中国工业机器人需求激增,增速稳居世界首位。富士康董事长郭台铭的雄心壮志进一步印证了这个市场的巨大潜力。在人力成本不断上升的背景下,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前景可谓诱人至极。
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未来几年内,中国的机器人需求将大幅增长,预计到2014年成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需求国。尽管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但目前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缺乏相应的主管部门和行业专业协会组织。浙江大学校长助理、机器人研究中心副主任朱世强呼吁,应加大对产业的持续投入。
王卫明对此表示认同并表示,中国工业机器人企业尚未形成规模,缺乏百亿级内资企业。为实现装备制造业的升级转型,正在积极协调各部委,为工业机器人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他也强调国内企业与国际厂商存在一定差距,需要重点推进某些类型的产品开发,形成与国际品牌的局部竞争优势。
机器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多个领域,其中汽车零部件和电子电器领域的应用尤为突出。机器人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王金涛指出,技术与价格是市场竞争的关键。他呼吁国内企业不要局限于传统领域,而应拓展新的需求领域。他也表示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是信息化机器人。
在科技部的“十二五”规划中,针对机器人领域有明确的专项规划,强调发展智能化高端装备和服务机器人新兴产业。这将为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其在全球市场上形成局部竞争优势。这一切无不显示出中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正步入快车道,未来值得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