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成功发射
在我国航天科技不断取得突破的背景下,一场重大的航天发射任务于27日11时23分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完成。长征乙运载火箭承载着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一箭双星的方式升空,这两颗卫星将接替已经在轨运行超过预期时限的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
这两颗新发射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其配置的设备相当先进,包括16米相机、高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和大气校正仪等。它们能够为我们提供丰富的图像数据,包括16米多光谱、48米高光谱和48米红外图像数据。这些卫星的主要任务是服务于防灾减灾和环境保护,它们将为我国的应急减灾、灾害事故调查与评估、土地利用宏观监测、水资源监管与保护等领域提供持续的业务应用服务。
随着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的成功发射,我国应急减灾监测技术手段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这对于构建空天地一体化全域覆盖的灾害事故监测系统,以及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救灾和应急管理能力水平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被接替的环境减灾一号A、B卫星于2008年9月6日成功发射,已在轨服务近十二年。在这期间,它们获取了大量的多光谱、超光谱、红外等遥感数据,并在我国多次重大自然灾害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例如汶川地震、青海玉树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等。它们为相关单位提供了丰富的影像和数据资料,为抗灾减灾活动提供了重要依据。
据了解,国家航天局负责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工程组织实施与管理。应急管理部将牵头组织各系统和各应用单位,开展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在轨测试相关工作。预计明年第一季度,这两颗卫星将正式交付业务运行,继续为我国的防灾减灾事业贡献力量。这次成功发射的环境减灾二号A、B卫星,无疑是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标志着我国在航天领域的实力不断增强,为国家的持续发展和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