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夏季老年人待在高温环境勿超过2小时
在炎炎夏日,高温天气仿佛成了一个无形的考验。面对皮肤干燥发红、心跳加速、呼吸急促的中暑症状,我们必须迅速行动,寻找阴凉之地休息或立即就医。特别是那些长期在户外工作的劳动者、运动场上的健儿、蹒跚学步的孩童以及年过六旬的长者,还有那些患有慢性疾病的人群,你们的身体更需要额外的关照。
长期处于闷热环境中,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容易因水分大量流失而引发热衰竭。初期症状可能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和呼吸急促。如果体温持续上升,而散热不及时,可能会出现无法排汗、全身痉挛的严重症状,甚至可能导致昏迷,危及生命。
中暑的定义是高温环境或过度运动导致体温高达40摄氏度以上,并伴随脑部神经病变,如意识丧失、步态不稳、抽搐等。对于普通民众而言,高温引起的不适更多表现为热痉挛、热昏厥或热衰竭。虽然这些病症可以通过简单的自救来缓解症状,但不论程度如何,高温引起的不适都应立即降温。
对于老年人、儿童以及患有心血管疾病等高危人群,特别容易发生热意外。一旦出现疑似中暑症状,如心跳过快、呼吸急促等,应立即寻找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含盐分或电解质的饮料。尽快就医,寻求专业的救治。
医师建议,避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或运动超过两小时。适当补充水分或运动饮料,可以有效减少中暑的风险。当我们在户外感到不适时,应尽快到阴凉处休息,并尽快就医。
中暑是一种可能威胁生命的急症。当人体吸收或产生的热量过多,却无法有效地排除时,大脑散热中枢可能会失效,导致体温异常上升,进而造成组织细胞受损,甚至让全身器官功能丧失。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中暑问题,做好防暑降温工作,保护好自己的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