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
关于小学生环保知识竞赛的丰富内容
一、各组必答题环节
苹果信封必答题:
1. 选择题揭晓:“低碳”的真谛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答案选B。
2. 每消耗1公斤汽油的小汽车,相当于排放2.7公斤的二氧化碳,答案选D。
3. 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在于人类活动中释放的大量二氧化碳。
4. 不属于低碳饮食的是尽量喝袋装茶,答案选A。
5. 买菜时,去农民自营的市场能减少因种植和运输所需的能量消耗,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橙子信封必答题:
1. “低碳行动”的宗旨在于鼓励公众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调整生活方式,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答案选C。
2. 每个家庭每使用一度电,相当于排放了0.785公斤的二氧化碳,答案选D。
3. 及时拔下家用电器插头,全国3.9亿户家庭每年可节电约20.3亿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159万吨。
4. 2010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答案选A。
5. 冰箱内存放食物的量建议占容积的60%,而不是80%,过多过少都会浪费电能,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香蕉信封必答题:
1. “零碳城市”是指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零排放的环保型城市,答案选B。
2. 居民家庭每使用1立方米自来水,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0.91公斤,答案选C。
3. 判断排污者是否承担民事责任的依据是污染物排放标准。
4. 短时间不用电脑时,启用睡眠模式可以降低能耗50%,答案选C。
5. 据环保组织估计,在中国,年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为1.5吨,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西瓜信封必答题:
1.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答案选A。
2. 使用1度天然气需排放二氧化碳0.19公斤,答案选C。
3. 我国提出的节能减排政策是“低碳”概念的核心内容。
4. 低碳概念意味着将二氧化碳排放降至最低水平,答案选C。
5. 冷冻食品的制造需要消耗的能量是新鲜食物的5倍,而不是3倍,这一说法是正确的。
二、抢答题环节(简答题)
1. 从“低碳生活”的角度出发,尽量减少开门次数是正确使用冰箱的基本做法。
2. 大自然分解口香糖需要3--4年的时间。
每个家庭每使用一度电,都伴随着0.785千克的二氧化碳排放。想要实现环保与舒适的双重目标,不妨将电视屏幕调至中等亮度。这样,既能享受到最舒适的视觉效果,还能有效节省电力。经计算,每台电视机每年因此能节电约5.5度,相应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可达4.3千克。
低碳生活的倡导中,骑自行车上下班成为了一种时尚与环保的选择。这种方式能有效减少石油的消耗,让我们的出行更加绿色、健康。
想要减少解冻食品在微波炉中的使用时间,可以先将食品从冰箱冷冻室移至冷藏室,让其自然解冻。充分利用食品中的“冷能”,帮助冷冻其他食物,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节约能源。
空调使用也有小窍门。将空调设置在除湿模式,即使室温稍高也能让人感到凉爽,而且这种模式比制冷模式更省电。晚上开空调5小时后,不妨关闭空调,开启电风扇,这样既能保持室内凉爽,又能节省近50%的电力。
空调启动时的瞬间电流较大,频繁开关不仅费电,还容易损坏压缩机。我们要避免频繁开关空调。
废电池如果乱丢,可能会对人体造成重金属中毒。比如铅或镉等重金属,一旦进入人体,后果不堪设想。
判断题中,有些说法需要我们澄清。比如,如果没有森林,陆地上的生物将减少90%,这个说法并不完全准确。实际上,没有森林会导致约250万个生物物种灭绝,空气中的氧气将减少一部分,但不会达到1/10的比例。再如,大自然中废纸的分解需要大约3到4个月的时间。倡导低碳出行并不意味着少乘坐公交车、多开私家车,而是恰恰相反。汽车跑高速开窗不仅噪音大、降低车速,还会增加不必要的油耗。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是正确的。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并不是世界人均量的1/2而是四分之一。草地在环境保护中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重要作用是对的。太阳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也是事实。由于全球变暖、环境污染等原因导致饮水和卫生条件恶化引发的传染病近二十年来新增的确超过十多种但并非只有十多种而是三十多种以上。全国统一的环保举报热线电话是12369而不是12345。这些都需要我们注意和澄清。至于“你来我往”题部分涵盖的知识点广泛从人工合成色素的原料到低碳能源再到环保行动等每一个题目都包含了丰富的环保知识和生活常识需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和记忆并付诸实践以保护环境维护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