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强监管下这家上市公司危废整改后仍“触目
自2018年5月以来,证监会显著强化了针对上市公司环境保护信息披露的监管。在IPO、再融资和审核过程中,环保问题已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上市公司纷纷对2017年年报及2018年一季度的报告进行补充披露,以应对环保监管的高压态势。在这股环保强监管的浪潮中,仍有企业“顶风作案”,且为环保问题上的“累犯”。其中,罗平锌电便是这其中的一例。
罗平锌电于6月21日晚间发布公告,回应了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云南监管局的询问。监管局要求公司阐明是否存在其他未披露的环保信息,并询问其是否能按时完成整改目标。公司被要求详细披露其下一步的整改计划和长期环保制度,以及环保问题对公司经营业绩和持续经营的可能影响。
面对环境部的严厉批评和督察,罗平锌电的环保问题显得尤为严重。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组首次反馈指出,该公司重金属污染问题突出。而在最近的督察中,发现该公司整改工作敷衍了事,旧账未还又添新账。
具体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危险废物的管理混乱,数量不清,随意堆存。虽然公司制定了含铅废渣处置方案,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仍有大量含铅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废渣未得到安理。厂区管理混乱,电解车间未能达标排放,高浓度重金属废水未得到有效处理,严重污染环境。
环境部对曲靖市委市的环保整改态度提出了严厉批评,指责其消极对待、敷衍了事。针对罗平锌电的问题以及曲靖市可能存在的党政问题,督察组将进行深入调查,依法依规处理。
罗平锌电自身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表示将高度重视并加快落实各项环保整改措施,确保在2018年10月底前完成整改任务。其主营业务受到环保整改的影响,尤其是重金属污染问题,已对其经营业绩造成压力。随着环保法规的加强,企业将面临更大的环保和节能减排压力,可能需要投入更多的环境治理费用,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在2018年一季度的业绩预告中,罗平锌电预计净利润将出现亏损,原因在于为应对环保要求而增加的处理渣库废渣的费用,导致锌锭的毛利率大幅下降。对于这家正处于风口浪尖上的企业而言,能否成功完成整改并恢复经营的正常秩序,无疑是其未来面临的一大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