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境修复

德媒:德国下萨克森州养猪热引环保争议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7-31点击:

当人们驾车穿越下萨克森州时,摇下车窗,一股独特的味道扑面而来。这股气味背后,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经济价值——一个每年为全世界提供数千吨猪肉的产业中心。据英国《卫报》报道,尽管下萨克森州的猪肉产业蓬勃发展,但其背后的环境问题正逐渐浮出水面。

二战后,这片曾被视为“德国贫民窟”的土地,依靠丰富的资源大力发展畜牧业。在的大力支持下,下萨克森州的生猪数量和农场规模在短短几年间迅速膨胀。德国猪肉出口量也在此期间翻了一番多。如今,下萨克森州已成为德国乃至全球的猪肉生产重镇。这种飞速发展的背后,却给当地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该地区的一些地区猪密度极高,是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倍。由此产生的氨放和硝酸盐污染问题严重超标。在环保人士的地图上,“猪带”区域被染成了警示的红色。这也引发了许多环保人士的担忧和批评,他们认为当地过于关注畜牧业的经济利益,而忽视了其对环境的破坏。

德国农业智库Agora Agriculture的负责人克里斯蒂娜•开姆尼茨指出,猪的密度问题是下萨克森州环境问题的核心。大量的猪粪虽然可以作为农业肥料,但过度使用会导致硝酸盐渗入地下水,从而破坏河流、湖泊和海洋生态系统。环境活动家贝伦斯表示,消费者在购买猪肉时更多地关注动物福利问题,却忽视了过度养殖对环境的破坏,包括过量施肥、饮用水质量下降以及植物多样性减少等问题。

在德国,关于下萨克森州的“养猪热”及其带来的环境问题已引发广泛争议。德国人对肉类需求连续三年下降,许多环保人士呼吁缩减养猪规模。尽管有调查显示,一半的养猪户计划在接下来的十年内退出行业,但养猪业利益集团对此并不满意。他们认为应该关注动物福利问题,并呼吁提供更多资金支持养猪业的转型和持续发展。这一议题不仅关乎当地的环境保护,也涉及到全球范围内的肉类产业可持续发展问题,值得人们深入关注和思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