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起科技释疑出售丰越环保51%股权 曾对有色金属业务做全面评估
探索军工与环保协同之路——鹏起科技剥离与重组背后的战略考量
记者 王一鸣报道
一场关于重组的重大说明会于4月18日下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举行。会议的核心议题是鹏起科技拟以12.3亿元出售丰越环保51%的股权。这一交易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其中涉及的合理性、估值是否偏低以及标的资产与上市公司军工业务的协同性等问题成为焦点。
丰越环保,一家专注于综合回收利用业务的公司,其产品部分可用于军工领域。这使得人们开始关注鹏起科技在军工与有色金属业务之间的战略考量。鹏起科技总经理彭欣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在军工新材料方面确实对丰越环保的有色金属业务进行了全面评估。虽然部分产品可以与我们的钛合金、铝合金新材料相结合,但占比很小,且过程相对复杂。”
彭欣进一步解释:“丰越环保中的单纯金属在军工领域的应用有限,用量较少。若要进一步拓展该产业,需要涉及其他领域,这与我们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符。”
据3月25日晚间披露的《重大资产出售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显示,此次交易完成后,鹏起科技将深化军工及相关产业的布局。丰越环保的主营业务为从含有多种有色金属的尾矿和废渣中综合回收各种金属,属于资源综合回收利用行业。
对于此次交易的合理性及必要性,彭欣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点:一是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后的经营战略调整;二是军工行业的盈利能力相较于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行业更为优越;三是在特定背景下,公司军工业务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四是有色金属行业的周期性波动较大,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
关于估值是否偏低的问题,公司独立财务顾问回应称,此次评估结合了丰越环保的实际经营情况,估值具有合理性。对于为何仅出售标的资产51%的股权,彭欣表示,这是为了丰越环保业务的平稳过渡、减少对上市公司短期净利润的影响并保护股东利益。未来,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择机出售剩余的49%股权。
值得注意的是,交易完成后,丰越环保将不再纳入上市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导致上市公司净利润和基本每股收益的下降。对此,独立财务顾问表示,剥离丰越环保的股权有助于上市公司回笼资金,发展盈利能力更强的军工业务。相关报告显示,假设剥离交易在2017年初完成,上市公司的毛利率将显著增加,因此这次剥离有利于提升公司未来的整体盈利能力。
为了应对每股收益下降的情况,公司采取了相应措施防止即期回报被摊薄。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及实际控制人对潜在责任承担进行了承诺,以确保投资者的利益。
这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与重组,展现了鹏起科技在军工与环保领域的深度考量与布局。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鹏起科技正积极探索军工与有色金属业务的协同之路,为未来的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