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环保:物联网应用助力环境监管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环境保护领域也开始融合互联网技术,开启“互联网+环保”的新模式。这一转型不仅是环境产业实现转型升级的有效方式,更是环境保护企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汉威电子,作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正参与这一转型。该公司以传感器为核心,在智慧城市、环境监治和健康家居领域有着卓越表现。董事长任红军向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详细介绍了公司的三大物联网系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大气环境系统和智慧生活生态系统。
通过领先的数据通信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等,汉威电子加强车辆、道路、使用者三者之间的联系,提高了交通运输的安全性、效率,并改善了环境、节约了能源。在环保方面,汉威电子开发出的分布式大气环境在线与预测预警平台,将环保与云计算技术有机结合,全面、准确地反映空气质量现状及发展趋势,为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汉威电子还在室内构建出“空气监测+治理”的家居健康舒适生态体系。
而在广东柯内特环境科技公司,环保大数据新玩法的展示更是引人注目。该公司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污染源在线监管系统”——“猫头鹰”,实现了24小时环保在线监测。总经理朱斌表示,“猫头鹰”具有实时、快速、准确、平台化等优点,能实时掌握监管区域内各企业的产污、治污、排污情况。柯内特与IBM的合作,更是推动了环保在线监测技术的发展,展现了“互联网+环保”的巨大潜力。
专业人士表示,环境领域需要融合多种环境要素,环境信息化建设的统一运维、统一平台建设、统一建设标准至关重要。环境保护部信息中心主任程春明强调,环境信息化需要逐步实现跨行业、跨地域、跨部门的信息联动与资源共享,以提升各部门的业务协同、数据共享、信息交换和数据综合利用能力,形成环境监管合力。在这一转型过程中,“互联网+环保”不仅是环境保护企业的机遇,也是挑战,如何有效借力互联网,实现环境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每一个环境保护企业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