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部:污染爆表时应启动最高应急响应
环保部京津冀座谈聚焦:重污染来袭,应急响应需升级
昨日,环保部召开了一场备受瞩目的座谈会,会议主题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环保部部长陈吉宁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他深入剖析了当前京津冀地区的污染现状,并对未来的防治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陈吉宁部长指出,尽管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在PM2.5平均浓度下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在冬季供暖季节,连续出现的五次重污染过程仍然引起了广泛关注。他表示,这些重污染不仅影响范围大、持续时间长,而且污染程度严重。对此,他认为除了极端不利气象条件的影响外,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力度不足和针对性不强也是重要原因。
在座谈会上,陈吉宁强调了一系列应对措施。他要求京津冀区域针对工业企业执行更加严格的冬季污染物排放标准限值,并探索若干行业冬季错峰生产的可能性。研究季节性差异化排污收费政策,率先完成高架源排污许可证核发工作。环保部还将加严供暖季煤质标准,优化冬季用煤结构,强化散煤污染治理。
陈吉宁部长还特别强调了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重污染天气预警分级标准的统一。他要求规范预警发布、调整和解除流程,积极开展区域应急联动。在出现“爆表”等极端情况下,及时启动最高级别应急措施,确保应急预案措施落地到位。他还要求加强重污染天气应对措施落实情况的检查,严厉打击违法排放行为。
陈吉宁部长表示,环保部将在一季度前完成对国控“高架源”全部安装在线监控设备,并公开监测数据。对于不能达标排放的企业,将坚决予以停产整治。他还透露,环保部将按季度公布长期超标的国控企业名单,接受公众监督。同时还将开展大气污染专项执法检查,重点聚焦“散、小、乱、差”企业和“工业大院”,对违法排污和不能限期达标排放的小企业坚决予以取缔。
这场座谈会不仅吸引了环保部门的关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热议。陈吉宁部长的话语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果断的行动,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将得到显著改善。新闻亮点:迈向全覆盖,2020年所有固定污染源将获排污许可证
北京青年报消息,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陈吉宁提出了一项重要的环保战略。他强调,为了确保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到2020年,必须实现排污许可证发放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
陈吉宁表示,这不是简单的发证工作,而是要建立一项全面的企业排污许可制度。他将整合固定源环境管理的相关制度,实现一企一证、分类管理。这意味着每个企业都将根据其特定的污染排放情况和行业特性,获得独一无二的排污许可证。为了确保这一制度的严格执行,证后的监管与处罚力度也将得到强化。
他还进一步指出,这项制度的核心在于将其与各种环保制度关联衔接,包括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验收、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排污申报以及排污权交易等。通过这种方式,实现目标措施一体,使排污许可制成为固定点源环境管理的核心制度。
为了顺利推行这一制度,陈吉宁要求先选择污染物排放量较大、管理基础较好的行业和地区进行试点,然后逐步扩展至其他行业和地区。将建立企业自主申请、举证、监测、公开的管理制度,并建设国家污染源数据库,打造一个面向公众、社会公开的信息平台。
随着这一制度的逐步实施,我们将迎来一个更加清洁、健康的环境,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