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行业:乡村振兴暖风起 农村环保望受益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颁布,中央和国务院强调乡村振兴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该规划旨在确保到2020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思路与举措得以确立,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展望至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将更加健全。
这份规划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在环保方面,规划基本延续了一号文件《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的目标定位。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为了建立健全整治长效机制,提出了“财政补贴和农户付费合理分担机制”,这将有效缓解商业模式面临的困境。坚持财政优先保障,提高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资金保障。
农村环卫、垃圾处理和卫生设施建设是规划关注的重点之一。生活基础设施和卫生环境的改善是提升农村生活品质的关键。规划提出大力开展农村厕所建设和改造,实施粪污治理,预示着农村环卫设施建设将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城乡环卫一体化的推广方式,即“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展现出农村环卫设备巨大的市场空间,约为3011亿元。
农村水环境治理也是规划的一大亮点。《“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指出,未来五年县城污水覆盖率将达到85%,但农村污水处理仍存在较大缺口,管网等配套设施尚不完善。这预示着乡镇及农村污水处理设备约2086亿、管网约1546亿元的市场空间。但投资规模需根据城镇化、居民分布平衡管网投资规模与分布式设施的占比,水源地治理应以源头整治维护为主。
在农业和能源方面,规划强调化肥、农药的减量化,重视畜禽禁养搬迁与粪污资源化。节水灌溉、土壤修复、村级光伏扶贫电站等也是规划的重点项目。对于投资者而言,农村污水处理领域可关注国祯环保、博世科、碧水源等企业;固废环卫领域可关注盈峰环境、启迪桑德等企业。
在实施过程中,商业模式、地方财力、技术实用性及政策进度等风险因素仍需警惕。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颁布实施,标志着乡村振兴战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丰富的投资机遇。我们也应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挑战,确保战略规划的顺利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