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风暴中的唐山:钢企战战兢兢
唐山惊现钢坯难求现象!随着环保政策的持续加码,钢企不得不转型求存,现在,历史罕见的一幕正在上演。部分钢厂面临停产,钢坯供不应求,钢贸商纷纷焦急求货。碳达峰、碳中和政策正倒逼钢铁行业提质增效,唐山钢市首当其冲。
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深入调研发现,这轮钢价上涨的背后,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影响的显现。在钢铁重镇唐山,环保执法检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这里成为了钢铁行业变局中的焦点。
钢坯告急!从事钢材贸易的瑞信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期现经理李鹏飞明显感受到钢厂采购的紧张氛围。“现在的钢厂比以往更加强势。”他表示,公司虽然有几千吨钢坯库存,但大部分已被锁定。尽管钢坯价格已经上涨且不算便宜,但下游用户仍然照单全收。刘亮,唐山市德龙钢铁有限公司销售科长也表示,公司成品售价随行就市,利润随之提升。
全球钢铁市场目光聚焦于中国,而唐山更是我国钢材市场的晴雨表。这座城市的钢铁工业地位举足轻重。今年唐山市面临着大气污染治理的巨大压力。为了响应环保政策,唐山市已经实施了严格的限产措施。生态环境部部长的突然视察更是给当地钢企敲响了警钟。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任何高负荷生产都将受到严格监管。目前,市场对限产放松已经不抱幻想,甚至预计限产区域将进一步扩大。
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唐山钢坯的紧缺状况愈发严重。进口及外地资源都在源源不断地运往唐山,但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市场最紧俏的品种就是钢坯,一位企业界人士焦急地询问是否能找到钢坯货源。其他成材品种虽然未出现类似情况,但品种利润的高低顺序仍然清晰。
唐山的钢铁行业正在经历一场由环保政策引发的供需缺口扩大的挑战。在全球钢铁市场中,唐山的地位不容忽视,其面临的挑战也将对整个行业产生影响。随着政策的持续加码和市场的变化莫测,钢铁行业将迎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市场正处于一个关键的转折点,一场关于钢铁的供需大战正在上演。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钢企人士透露出的信息揭示出行业面临的大环境正在经历深刻的变革。
一方面,由于限产因素的影响,市场供给面临压力。而另一方面,下游调坯厂的复产活动加剧了市场的紧张局势,进一步凸显了市场缺口的扩大。在此背景下,钢铁行业的发展似乎正处在一个临界点。
与此我国正在实施一项史无前例的产能更新计划。据李锋透露,未来将有3亿吨左右的产能在“十四五”期间进行更新。这是对钢铁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与此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实施的货币宽松政策引发了通胀预期,这也为市场带来了前置易的需求。行业生态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谈到这一轮行情与以往的区别时,李鹏飞指出,目前市场的供需状况更为复杂,持续周期可能更长。与之前的辉煌相比,现在的市场状况更加复杂多变。资金面的压力也使得操作难度加大,利润空间收窄。他表示担忧库存容量和承受度可能弱于去年,价格波动大且难以把握利润。为了应对这种局面,他们计划通过套保方式保护现有库存利润。同时预测未来板材和长材的价格走势。
近期钢坯价格的止涨调整也引起了行业的关注。刘亮表示唐山地区的环保形势是决定价格回调空间的重要因素之一。同时伴随市场好转的态势下,老一批贸易商回归市场的现象并不普遍,取而代之的是资本的介入和交易模式的多元化。这也反映出钢铁行业内部的分化趋势愈发明显。在行业面临产能升级和竞争的双重压力下,钢铁企业需要积极应对变革,寻找新的竞争优势。李锋表示他们的公司在环保和运输方面的投入为他们带来了优势,未来他们将继续在重点难点钢品种的研发上加大投入力度。钢铁行业的未来将是一个多元化和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需要我们保持高度关注和敏锐的洞察力以应对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