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违法排污!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发现一企业排污超标近六千倍
江西安徽两园区企业疯狂违法排污:地方监管失职引发严重环境风险
近期,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组在江西永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和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发现企业大规模违法排污行为,污染物超标严重,其中一些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超标近六千倍。这一事件的核心问题在于当地党委和生态环保责任的缺失以及监管部门的失职失责。
在江西永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尽管外表华丽,但却存在着许多环境问题。这个所谓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引进了一些有色金属冶炼企业,这些企业以危险废物为原料进行生产,却长期存在违法排污行为。龙天勇公司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该公司不仅违法建设了被国家明令淘汰的燃煤反射炉,还长期将大量危险废物随意堆存在生产车间和物料仓库,导致大量灰渣被冲刷进入雨水管网外排。祥盛公司也存在长期超经营许可范围非法处置危险废物的问题。这些企业的行为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在安徽固镇经济开发区同样存在类似的问题。一些企业无视文件要求,违规建设项目并超标排放污染物。丰原集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将大量发酵废渣露天堆放,渗滤液四处漫溢,同时还存在焚烧炉炉温不达标、尾气二噁英超标等问题。这些企业的行为不仅对当地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还对地下水环境构成严重威胁。
这些企业的嚣张行为背后是当地党委和生态环保责任的缺失以及监管部门的失职失责。如果当地党委和能够切实履行生态环保责任,监管部门能够尽职履责,这些企业就不可能如此嚣张。事实上,这些园区内的企业违法问题突出,直接无视文件要求,甚至在实施限批期间仍然违规建设涉水项目。
考虑到固镇经济开发区地处淮河流域的特殊情况,原安徽省环保厅曾对其发展规划的环评进行严格审查,明确要求严格控制高耗水、高耗能、污水排放量大的项目建设。园区内的企业却无视这些要求,违规建设项目并排放污染物。这不仅违反了环保法规,也背离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党委和以及监管部门切实履行责任,加强监管力度,确保企业遵守环保法规。也需要广大公众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共同守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希望各级党委和能够深刻吸取这一事件的教训,切实履行生态环保责任,保护好我们的生态环境。督察揭示:永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与固镇经济开发区环保问题重重
近日,督察组发现永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至今尚未通过规划环评审批。更令人震惊的是,自2017年以来,永丰县违规引进多家企业进驻园区,其中包括江西国桢建材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
在明确认定龙天勇公司使用的燃煤反射炉等设备属于国家明令淘汰设备后,永丰县工信局并未采取有效措施要求企业淘汰。相反,吉安市工信局在三次现场检查中,均视而不见企业的落后产能设备。督察组严厉指出,吉安市和永丰县工信部门在落后产能淘汰工作中严重失职。
除了对工信部门的批评,督察组还透露了背后的更深层次问题。永丰县出于担心企业受罚影响当地营商环境,导致相关部门对企业只检查不处罚,监管要求不断放松。龙天勇公司和祥盛公司作为重点监管对象,却长期违法生产、排放重金属废水,而永丰县工信和生态环境部门却从未对其进行处罚。甚至在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要求上报涉镉排查结果时,永丰县虚报企业无环境违法行为。
督察组认为,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监管不力。在固镇经济开发区的调查中也发现了类似问题,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导致园区超环境容量排放污染物的问题始终存在。由于环境基础设施的缺失,加之涉水项目不断增加,导致北淝河水质长期不达标。
永丰县循环经济产业园因违法排污给当地饮用水源带来严重威胁。怀洪新河是淮水北调的重要通道,但园区雨污分流不到位,一些企业直接排污,对沿线饮用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尽管市、县两级生态环境部门多次要求整改,但这些问题始终未能得到解决。
督察组还指出,固镇县委、县盲目推进项目发展,忽视环境承载力,对群众身边的生态环境问题重视不够,工作失职失责。固镇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同样存在管理监督不到位的问题。而永丰县委、县则对群众反映的环境问题敷衍应对,纵容企业长期违法生产。
这一系列问题的曝光,凸显了地方在环保工作中的失职失责。对于这些问题,相关部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切实保护好当地的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