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物质燃料技术
1. 生物航煤(SAF)
连云港研发团队通过催化转化工艺,将餐饮废油转化为生物航煤,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80%,并成功出口欧洲。
河南濮阳企业以地沟油为原料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料,可减少85%以上二氧化碳排放,已实现商业化应用。
2. 秸秆燃料化
泾川县利用玉米秸秆生产生物质颗粒燃料,用于锅炉供热和农户取暖,兼具环保与经济效益。
黑龙江绥化通过2代生物乙醇技术,将秸秆转化为燃料乙醇,避免“与粮争地”问题。
二、工业废弃物转化技术
1. 工业尾气制乙醇
首钢朗泽公司通过气体生物发酵技术,将钢铁工业尾气转化为燃料乙醇,年产4.5万吨项目可年减排CO₂15.3万吨。
2. 氢能油
以化工副产品、地沟油等为原料,通过分子乳化工艺制成,闪点高(64.7℃)、安全性强,热值达8600大卡/公斤,成本仅为液化气的50%。
三、醇基燃料及复合技术
1. 新能源燃料油
以醇类为基础,添加及添加剂合成,热值6000-11000大卡/公斤,无黑烟、无积碳,原料成本约2800元/吨,市场价3800元/吨。
植物棕榈油醇烃燃料可使汽车尾气HC排放降低28.5倍,CO降低20倍。
四、政策与市场前景
国家明确要求生物燃料发展需遵循“不与人争粮、不与粮争地”原则,推动非粮原料技术产业化。
环保政策驱动下,生物质燃料在航空、工业、民用等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如需具体技术细节或合作资源,可进一步提供定向检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