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气质量提升
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2024年全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5.92%,历史性退出全国重点城市"后二十"名
推广氢能车辆应用,优化老旧柴油货车淘汰补贴政策,推动公交/邮政/出租等领域新能源车替代
加强秸秆燃烧管理,推进供热"一张网"建设
二、水生态治理
8条入淀河流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49个国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100%
加快白洋淀上游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工程
208个地表水监测断面实施常态化监管
三、固废与资源循环
实施《中心城区建筑垃圾综合处置工作规划(2025-2035)》,提升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
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4年已完成81个减排项目,减排污染物4.17万吨
推广绿色包装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机制
四、制度创新
全省率先启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条例》立法,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修复示范基地
打造20个生态环境服务高质量发展场景,搭建全省首个生态环境信用修复平台
开展"生态环保大家谈"等培训活动,年培训达2.6万人次
五、区域协同
落实《推进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2025年工作要点》
发展多式联运绿色交通体系,培育公铁联运经营主体
节能环保产业营收连续四年保持30%以上增速
这些措施通过党政同责机制落实,2024年已获"河北省生态环境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