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保技术

电导率环保 电导率排放标准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9-09点击:

一、电导率环保意义

电导率作为水质关键指标,反映水中溶解性盐类、矿物质及导电物质的总含量,过高会导致土壤盐碱化、农作物减产和金属管道腐蚀等问题。其监测对工业废水管理尤为重要,例如电子元件厂需通过离子交换树脂将电导率从600μS/cm降至450μS/cm以满足一级标准。

二、行业排放标准差异

1. 纺织染整工业:直接排放限值≤1000μS/cm,某案例显示超标至1800μS/cm后需增设反渗透装置。

2. 食品加工行业:限值较宽松(≤2000μS/cm),果汁厂废水1500μS/cm可直接排放。

3. 电子/制药行业:分别要求≤500μS/cm和≤800μS/cm。

4. 特殊区域: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限值≤300μS/cm,滨海地区海域排放限值可达15000μS/cm。

三、监测与技术要求

  • 监测规范:重点排污单位需每日监测并保存数据5年,异常时需启动排查程序。
  • 处理技术
  • 反渗透(效率>90%);
  • 化学沉淀法(可能产生污泥);
  • 电渗析技术(如化工企业从350μS/cm降至280μS/cm)。
  • 四、地方与国家标准

  • 北京市规定排入Ⅲ类水体限值≤1000μS/cm,Ⅳ类水体≤1500μS/cm。
  •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虽未将电导率列为基础项目,但行业规范中明确要求。
  • 五、未来趋势

    生态环境部拟将电导率纳入全国强制管控指标,并研究分区域阶梯限值制度。欧盟经验表明,分行业最佳可行技术可降低25%-40%盐类排放。

    如需具体行业标准文件,可查阅[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官网]。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