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废水处理
来源:主要来自造型车间(高悬浮物、有机物)、浇注车间(重金属、油污)、清理车间(高悬浮物)及表面处理车间(酸性/碱性废水)。
工艺:采用“预处理+化学沉淀+生物处理+膜分离+消毒排放”组合工艺,如某汽车零部件铸造厂案例显示,该工艺可使出水达标且运行稳定。
二、废气治理
标准:《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9726—2020)对熔炼、造型等8个工部设定差异化限值,新增苯系物、VOCs等指标,要求重点地区执行更严标准。
案例:东风铸造厂通过“废尘收集仓”等设施减少颗粒物排放115.8吨/年,获评重污染天气绩效A级企业。
三、固体废弃物与资源化
废砂再生:政策目标到2025年铸造废砂年再生量达800万吨,减少颗粒物排放30%以上。
分类处理:需建立废弃物分类体系,对废砂、废模具等可回收物再利用。
四、绿色转型政策
目标:2025年前推广一体化压铸、砂型3D打印等先进工艺,建成10个以上产业集群,培育100家绿色工厂。
地方实践:江苏省通过综合整治推动铸造行业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减少废气扰民问题。
五、监测与合规
企业需定期监测污染物排放,确保符合《铸造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法规,重点地区需满足更严格要求。
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引导,铸造行业正逐步实现绿色化、智能化转型,平衡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