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污染防治重点
1. 大气治理
推进重污染企业退城搬迁,实施水泥、焦化等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
开展空气质量改善行动,确保细颗粒物浓度低于40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69.5%。
2. 水环境治理
实施“净水入黄河”工程,重点整治伊洛河、二道河等流域,保障黄河干流水质保持Ⅱ类。
完成主要河流入河排污口整治,建设区域再生水循环利用试点项目。
3. 土壤与固废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目标达95%,推进农村生活污水资源化利用和黑臭水体整治。
偃师区规划建设国家区域性再生资源循环利用园区,推动废铅蓄电池等危废规范化处置。
二、生态保护与规划
黄河流域保护:加强伊洛河综合治理,实施秦岭东段洛河流域生态修复工程。
绿色转型:创建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城市,推动偃师区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区建设。
三、监管与执法
强化环保行政处罚,2025年7月偃师区对制鞋、塑胶等企业密集开展环评执法。
落实《噪声污染防治法》,但商住混居区噪音投诉仍存在部门权责模糊问题。
四、重点项目
能源项目:推进风电和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50万千瓦。
基础设施:完成220千伏线路工程电磁环境影响防控,严控施工期扬尘和噪声。
如需具体政策文件或企业环评详情,可查阅[偃师区官网]或[洛阳市生态环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