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氢能产业突破
东方电气(成都)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24辆氢燃料电池公交车已服务世运会,搭载自主60kW级燃料电池系统,实现零排放和超500公里续航。2024年成都市公示的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名单中,包括东方氢能等13家企业入选。
二、循环经济创新
中和青山公司的"环宝侠"智慧公厕技术将排泄物转化为有机肥,覆盖世运会11处核心场馆,累计享受税费优惠超55万元。银谷碳汇通过数字化回收网络捐赠世运会8万吨碳减排量,2024年已实现减碳75万吨。
三、产业载体建设
金堂节能环保产业基地规划100平方公里,形成环保装备制造、资源循环利用等四大集群,入驻企业295家(含3家世界500强),2022年纳入成都碳中和生态圈主承载地。
中节能环保产业园开发标准化厂房和绿建示范小区,其国际节能环保装备制造基地2023年完成规划调整,新增多项建筑设施。
四、政策与成效
"十四五"期间成都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累计下降14.6%,建成8家近零碳工厂和5个近零碳园区,清洁能源替代1876台燃煤锅炉。
税务部门通过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政策支持环保科技企业,如东方氢能累计获得税惠超千万元。
当前,成都正以世运会为契机,推动环保科技在废弃物处理、交通减排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构建"政策-技术-产业"协同发展的绿色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