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执法服装技术规范
生态环境执法制式服装的面料需符合严格的技术参数,包括纤维含量(聚酯纤维52.5%、棉35%、再生纤维素纤维12.5%)、色牢度(耐干/湿摩擦≥4级)、甲醛含量(≤20mg/kg)等指标。
配套雨衣需使用聚酯纤维100%材质,同样需满足甲醛、pH值及色牢度等环保要求。
2. 生产环保标准
服饰辅料生产企业需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和《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控制非甲烷总烃、颗粒物等污染物排放。
生产过程中需采用电加热、生物质燃料等清洁能源,废气需经活性炭吸附等处理后方可排放。
3. 材料安全性要求
辅料中的粘合剂、染料等需符合国家毒性限制标准,禁用致癌芳香胺染料,优先选用水性环保粘合剂。
拉链、纽扣等配件推荐使用无镍金属或可回收塑料,避免儿童误吞风险。
4. 采购与监管
招标采购明确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环保标准的制服,评标时技术参数合规性占重要权重。
执法人员着装管理规范中强调通过统一服装标准推进文明执法,间接促进环保辅料的应用。
相关具体文件可通过[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官网]或[中国采购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