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长沙五一大道

环保节能

家乡生态环保故事征文

来源:www.huanbaole.com    编辑: 环保网     时间:2025-09-03点击:

村口那棵三百年的老槐树,是爷爷的记事本。树皮上深浅不一的刻痕,记录着上世纪七十年代他带领村民修建的第一座沼气池,枯枝间悬挂的破铁皮喇叭,曾循环播放着他手写的《护林公约》。那年伐木队带着电锯进山时,爷爷抱着槐树吼出的那句"要砍树先砍我",至今仍是村里环保教育的活教材。

父亲的环保战场在田间。2008年他率先把自家六亩地改成"稻虾共作"模式时,全村人都笑他"把庄稼地变游乐园"。而今他的生态农场里,太阳能杀虫灯像星星落在菜畦间,雨水收集系统滋养着中药苗圃。去年冬天,他固执地保留田埂上最后一片野艾草,说那是给越冬蜜蜂的"救济粮"。

我的环保日记始于槐树枝头的鸟窝摄像机。通过5G网络,全镇孩子都目睹了白头鹎育雏的温馨画面。去年发起的"垃圾换树苗"活动,用三吨废塑料瓶换来了沿河三百棵紫薇。现在每次回村,都能看见老人们用我设计的秸秆编织篮装菜,篮底印着二维码,扫码就能听到爷爷当年的护林山歌。

老槐树今年又发了新枝,树根处埋着我们三代人的环保档案:爷爷手绘的森林分布图,父亲记录的土壤改良数据,我的《乡村碳足迹测算手册》。村委会正筹划把这里建成露天环保博物馆,让每一片槐树叶都继续讲述人与自然和解的故事。

关闭